【中国幕墙网】“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全面贯彻“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将城市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紧密结合,以切实提升首都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把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作为首都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为动力,通过“部门联动、政策保障、试点先行、重点突破”,深入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发展。
目前,北京绿色建筑政策体系已基本完善,技术体系标准逐步健全。北京市发布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标准涵盖的不仅仅是单体建筑的内容,还提出了规划的要求。编制了《北京市建筑评价技术指南》。截至今年6月,北京市共有51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的标识,其中设计标识45个、运行6个,绿色建筑的特点是星级高、体量大。
积极开展绿色建筑的实践
北京市依托项目实践,积极推进低碳区域的示范,包括未来科技城、丽泽金融商务区、怀柔雁栖湖的低碳城建设。未来科技城总规划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将于2015年建设运行。园区除厂房、试验车间及公共配套地上设施外,实现园区100%绿色建筑,三星级绿色建筑面积占园区建筑总面积30%以上,预计实施绿色建筑面积共约800万平方米。在规划层面主要是包括垃圾运送,综合管廊和低碳建筑等。丽泽金融商务区明确能源、环境等各方面绿色生态指标,在园区层面提出12项指标,地块层面提出10项指标,如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能源利用方式等。丰台区长辛店生态城,研究了一套将生态城市目标以控规方式纳入规划管理的方法,将微风通道、植林地比例等10项绿色生态控制指标纳入土地招拍挂阶段中,彻底解决生态发展目标在城市建设中“落地”的难题,是北京首例系统完整的可实施的生态规划项目。
全面发展绿色建筑。严格执行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率先实现居住建筑节能75%的目标;在土地集约利用、建筑节能、中水利用、雨洪综合管理和材料利用等方面突出本市特点。鼓励把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益性建筑和公众关注度高、示范效益强的适宜建筑及非政府投资且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建设成为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分类型分阶段引导推进绿色建筑运行标识认证。
建设绿色生态示范区。绿色生态专项规划应包含绿色建筑、市政基础设施、能源、绿化、水资源、雨洪综合管理等专项内容,建立能耗、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标准,建立包括绿色建筑星级比例、生态环保、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再生水利用、垃圾回收利用、建筑垃圾再生产等规划指标体系。已批准正在建设的功能区按照绿色生态理念进行优化。
建设绿色居住区。加强对绿色居住区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等环节进行重点监管,绿色居住区内二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应达到40%,开发后径流排放量不大于开发前,硬质地面遮阴率不小于50%,垃圾分类收集率为100%等。
加强全过程监管、技术进步
未来将从多个方面予以保障,包括法规体系的完善、目标责任的考核、激励政策以及监督管理等等。加强全过程的监管,从项目立项、土地供应、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房屋销售运营维护全过程监督管理来进行监督管理。市规划部门在规划条件下提出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和住宅产业化要求,同时进行专项审查。
推进绿色建筑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加强绿色建筑区域化发展能力建设。培育和扶持绿色建筑相关产业及服务业的发展,鼓励支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中心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带动绿色建材、节能环保和可再生能源等产业的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