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内容由[中国幕墙网ALwindoor.com]编辑部整理发布:
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国际知名博物馆,是享誉海内外的旅游胜地,也是我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3年的历史,而故宫博物院于1925年成立,距今已有98年的历史。
故宫不仅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更是闪耀于世界文化遗产之林的璀璨瑰宝。

而今天中国幕墙网ALwindoor.com要介绍的主角——故宫博物院北院,则是“平安故宫”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设计融合传统宫殿风格与现代抗震技术打造涵盖修复、保护、展示、传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展馆。
作为故宫文物修复与安全保护中心,北院将提供更加先进的储藏与修复空间,并通过非遗技艺展示、数字化科技展厅,让千年文脉在时代流转中焕发新生。

故宫博物院北院作为“百年献礼”工程,承担着超百万件文物的储存与保护重责,因此该项目防潮方案招标信息公布以后,就引来了一众同类品牌参与竞标。


近日,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远大)中标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幕墙及金属屋面工程项目。
这意味着继“鸟巢”、“水立方”之后,中国幕墙界的“老班长”——沈阳远大将再度为首都的文化地标,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国家财政总投资21亿元,地位举足轻重!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文化设施、国家级重要文化工程、中央国家机关重点建设项目,被列为“国家文化记忆工程”。
中国幕墙网ALwindoor.com的读者朋友应该都明白一个道理:品牌、企业只要能被故宫选中,意味着拥有了国家级“地标项目”强有力的背书,以及得到了“超级幕墙”品质与实力的认同。

北院区建成后将与故宫本院优势互补!
目前,受古建筑空间与条件限制,故宫院内展示的文物约3万件,仅占186万件文物藏品的2%,许多珍贵文物无法展现整体面貌。
北院区的出现,将为这些文物提供量身打造的现代化展示空间,从而有效破解文物展示受限这一难题。

北院区在设计和结构上颇具匠心!
项目开创性地运用前沿建筑科技,将中国传统营造智慧进行现代转化,采用“金顶红墙”的创新演绎,既延续“中而新”的建筑理念,又巧用前沿工程技术对故宫建筑基因进行了当代诠释,完整保留“基座-红墙-金顶”的经典序列,同时满足现代博物馆的功能需求。

依托在世界文化地标建筑领域的深厚经验和积淀,远大采用超高精度金属屋面、UHPC红墙系统、异形金顶等技术,为故宫北院区项目提供了创新答案。
<壹>
红墙新生
UHPC挂板挑战混凝土极限
为复刻故宫红墙的视觉震撼,项目创新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挂板系统,实现材料科学的跨越式突破:
性能颠覆
UHPC挂板的超高性能,较常规建筑混凝土强度提升4-6倍。在故宫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中引入科技幕墙材料,是传统建筑哲学在时代与发展主题上的延伸。它在保留古建筑庄重典雅的同时赋予其轻盈通透的当代美学特质。
形制传承
2m×4m的UHPC挂板营造出“壁立千仞”的视觉张力,巧妙呼应了传统宫殿墙体的规制逻辑。这种设计在不改变原有的文化属性与历史风貌的前提下,保留了传统形制中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大幅提升了墙体的功能性与观赏性,让古建筑的形制之美在现代建筑中得到科技重生。
工艺革新
绿色节能的玻璃幕墙,呼应故宫北院的环保理念。模拟传统砖墙的“十字缝”砌筑肌理、L形收边构件、复刻宫墙挑檐走脊的线脚韵律等创新设计,让现代摹古建筑的幕墙工艺再添新范本。
<贰>
国风匠构
传统建筑语汇的现代转译



若说UHPC红墙是对故宫“形”的复刻,那么异形金顶与整体幕墙系统则是对传统“意”的传承。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建成后,将成为传统建筑智慧与现代工程技术完美融合的典范。

作为故宫北院幕墙工程承建方,沈阳远大项目负责人表示:“能参建这一国家级文化工程,是对我们远大技术实力的充分认可。我们既要让九百年前的《营造法式》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更要让当代工匠精神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
当阳光穿透金顶花格洒下斑驳光影,当UHPC映照出朱色神韵,故宫北院这座凝聚古今智慧的文化殿堂,将成为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注脚……让故宫建筑群的智慧跨越时空,让当代工程匠心成为文明接力的纽带——这正是故宫北院区项目赋予远大的使命和留给时代的答案。

中国幕墙网ALwindoor.com期待:沈阳远大携手故宫博物院,以幕墙设计、施工技艺,创新材料科学……推动古都文脉与现代生活融合发展,共同谱写守护与传承的盛世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