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国幕墙网 > 节能专区 > 新闻正文
 

中国节能事业稳步推进成绩显著

来源:中国幕墙网收集整理  作者:*  日期:2009-9-22
页面功能 [字体: ] [ 打印 ] [ 投稿 ] [ 评论 ] [ 转发 ] [ 啄木鸟 ]
 
 

    2.2 节能执法力度不断加强
    政府督促各地区建立节能监察机构,为开展节能执法监察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08年11月底,全国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省级节能监察机构(有的地区称为节能监察中心、有的地区称为节能监察大队、有的地区称为节能监察总队),还有一些地区建立了地级市的节能监察机构。为配合((节约能源法》的执法工作,2008年开始新制定(或修订)了12个用能产品能效标准、8个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4个重点耗能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标准,作为节能执法的依据。
    3 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节能新机制
    3.1 建立“一票否决”的节能目标责任制,强化了政府职能
    为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举措,进一步加大了节能减排力度。国家将节能减排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地方和重点企业,并与各省级政府和部分中央企业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有关部门把节能减排作为考核地方政府领导班子政绩和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的重点内容,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的问责制。各地区、有关部门也都制定了本地区、本部门节能减排工作方案或实施意见。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推动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节能指标分解和责任落实已初步到位。2007年上半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贯彻中央部署,逐级分解和落实“十一五”节能目标,不少地区还将节能降耗纳入政府政绩和干部实绩的考核范围,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
    3.2 启动“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带动企业节能降耗
    2006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国家能源办、国家统计局、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务院国资委来年和下发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省级政府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署了千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书,在“十一五”期间共承诺完成1亿tce左右的节能量。在各地方、有关部门和千家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2007年千家企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明显降低,电力、钢铁、水泥、石油加工、有色、化工、造纸等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下降了3%~10.5%。200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2007年千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签署《节能目标责任书》参加考核的953家企业中,有391家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等级,占41%;456家考核结果为完成等级,占47.8%;32家考核结果为基本完成等级,占3.4%;74家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占7.8%。2007年千家企业共实现节能量3817万tce。从2006年第四季度开始,在千家企业中开展了能源审计及编制节能规划工作。2007年上半年,千家企业基本完成了能源审计和编制节能规划的工作。各省级节能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能源审计报告集中进行审核,对不合格的报告要求企业进行整改。
    3.3 强化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为了加快重点行业技术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十一五”期间,加大了高耗能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制定了钢铁、建材、电力、化工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2006~2008年上半年,电力行业累计关停小机组2587万kW,占“十一五”承诺关停5000万kW目标的51.74%,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测算表明,这些小火电机组关停后,如采用节能高效的大机组发同样的电量,每年可节约煤炭大约3260万t,减排二氧化硫55万t。到2007年底,钢铁行业淘汰了落后炼铁产能4659万t、炼钢产能3747万t;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5200万t。
    3.4 合同能源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等新机制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1998年12月,我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GEF)共同支持的节能国际合作项目一“世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开始实施。该项目的目标是把已在发达国家成功运作的“合同能源管理”这一基于市场的节能机制引进到中国,进而在全国推广,形成节能服务产业。该项目分两期实施。项目一期主要是支持在山东、辽宁、北京成立3个示范性的能源管理公司(EMCo),通过它们在我国首次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克服节能的市场障碍。截止到2006年底,3个示范能源管理公司累积实施了453个节能项目,投资总额达12.62亿元,能源管理公司获得净收益4.2亿元,而客户的净收益则是能源管理公司收益的8~10倍。同时形成节能能力137万tce/a,形成C02减排能力136万tC/a。从20世纪90年代初“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机制介绍到我国以来,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和学术界非常关注它的应用前景和应采取的对策,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为使DSM在日常运作的轨道上持续发挥作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加快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法制、体制和机制的建设步伐,其中包括:2000年原国家经贸委和原国家计委以法规形式将电力需求侧管理纳入了《节约用电管理办法》;2004年河北省政府建立了电力需求侧管理融资体制,从电价含有的城市附加费中提取l厘钱作为该省的“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基金”;2004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电监会发布了《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意见》;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出台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2005年一些地方政府制定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200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制定《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编制《电力需求侧管理规划》以及编制《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指南》。
    4 节能融资机制不断完善,节能投入持续增加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先后制定了多项鼓励节能的政策和措施,在资金的筹集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收到了很大成效。
    4.1 政府节能基建和节能技改投资发挥了引导作用
    从1981年开始,国家设立了节能专项资金用于节能基建和节能技改项目。
    1981~1998年国家用于节能基建和节能技改项目共投资371.39亿元,引导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991.62亿元,总投资1363.01亿元,形成9042万tce的节能能力,平均节约1tce的投资为1500元。1998年,国家取消了节能基建和节能技改2个专项资金,由国债资金、地方政府和企业自筹资金来投资节能项目。
    据统计,1981~1998年,由中国节能投资公司负责经营和管理的国家用于节能环保基建的投资约265亿元,引导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约350亿元,合计615亿元,建成的节能基建项目约2300个,形成年节能能力4580万tce。1951~1998年,由原国家经贸委安排下达的节能技改专项资金共106.39亿元,引导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88.36亿元,合计194.75亿元,建成节能、节材和综合利用项目18399个,形成年节能能力4462万tce。
    4.2 国债资金提高了企业节能技术改造的积极性
    在拉动内需、支持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1999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增发国债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重大决策。至今,这项政策已连续执行了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1999年新增的国债资金中,安排了90亿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的贴息,相当于前10年国家技改贷款贴息额的总和。2000年和2001年又继续分别安排了105亿元和70.4亿元国债专项资金用于技改。国债资金有效引导了银行贷款投向,带动了其他社会资金的投入,1999~2001年,用于企业技改总投资达到2810亿元,其中国债专项资金265.4亿元,银行贷款1721亿元,其余为企业自筹资金。初步统计,国家每一元国债资金可带动十元社会投资、六元银行贷款。在推动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债资金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节能技改投资增长,国家支持技改力度之大,利用国债资金带动地方政府、银行、企业投资节能项目,2004年用于支持节能的中央国债资金共564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资金为2130万元,银行贷款50553万元,企业自有资金20307万元,节能技改总投资为78630万元。2005年用于支持节能的中央国债资金共251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资金为4770万元,银行贷款149063万元,企业自有资金64893万元,节能技改总投资为243826万元。2006年用于支持节能的中央国债资金共4497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资金为8947万元,银行贷款324617万元,企业自有资金304432万元,节能技改投资达到682966万元。从节能投资规模看,2006年节能投资总量达到682966万元,是投资最多的一年,比2005年增加了1.8倍,比2004年增加了7倍多。从节能投资类型看,各类投资逐年提高,中央国债资金逐年增加,占节能总投资的6%~10%,带动了占总投资90%以上的银行贷款资金和企业自有资金,2004~2005年银行贷款资金占总投资的比重达到60%以上,2005年以后企业自有资金逐步提高,由占总投资的26%左右提高到40%以上。
    2006年,国家安排国债补助资金6.8亿元,支持了111个重点节能项目,带动社会投资107亿元。各省财政投入近5亿元,支持节能重点工程。2007年中央财政共安排235亿元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其中,十大节能工程投资90亿元,是2006年的13倍。2007年共对700个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奖励,如果全部改造完成,可形成3000万t节能能力。同时,地方财政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也纷纷开始加大。2008年仅从中央财政安排的节能专项资金125亿元。
    为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设定的约束性指标,从2007年8月起,中央财政开始对十大重点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每节约1tce中央财政将给予企业200元到250元的奖励。2008年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奖励资金约75亿元,预计形成3500万tce的节能能力。
    5 全社会节能意识得到提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央文明办、中央电视台联合组织的“全民节约,共同行动”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全社会的节能意识。“全民节约,共同行动”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开展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2005年8月14日中央电视台电视直播节目,收看人数达1300多万人;《公民节约行为公约》网上电子签名人数达30万人。从点滴做起,勤俭节约,阻止浪费行为,在全社会已开始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节能正逐步变成全体公民自觉的行动。
    在新形势下,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成为保增长、促发展的生力军。在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参与下,节能事业将蒸蒸曰上,不断攀登创造新局面的高峰。

上一页12下一页

门窗幕墙第一手资讯! 上中国幕墙网 news.alwindoor.com 手机访问地址 3g.alwindoor.com
上一篇:华中地区节能生态建筑将建成
下一篇:节能灯点亮藏区农牧家庭    
【回到顶部】
 
 
  为了广泛征集行业新的研究成果,活跃学术气氛,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铝门窗幕墙委员会每年年会期间,都会...
[正文][评论]
 
 
 
 

中国幕墙网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版权,归中国幕墙网和作者所共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转载要求: 转载的图片或者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本站水印。

隐私条款: 除非特别声明,否则文章所体现的任何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幕墙网。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将其删除!

月精彩评论集锦
  • 都做过!都套过!都搬过!都虚过!都假过!除非没做过设计的设计师(huAfeng就有没设计过一个工程,这回有几个弄个幕墙设计师,真正设计的没几个评上设计师的)!心里知道这样做不对,反正也是投标!听老板的!---施工我没做过。--也许专家从来都不做过!
    来自 222.62.111.34 的读者对警惕!幕墙工程套搬虚假计算书行为的评论
  • 楼上的,你是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啊,自己怎么不去反省自己,有本事明年也拿个第一,不要学阿扁在这打口水战,没用的。
    来自 125.92.32.16 的中国幕墙网读者对“晶艺”杯07—08年中国幕墙网大型读者调查活动的评论
  • 门窗五金配件首选合和,永不后悔。
    来自 114.228.124.226 的合作后看性价质对2010门窗配套材料行业产品选用指南的评论
  • 经济这么不紧气的情况下,招揽到这么多参展商,这个展会太牛了吧!
    来自 125.65.236.212 的读者对2012第十八届全国铝门窗幕墙行业年会专题报道的评论
  • 质量差的爪件来源于广东。 原因有两点:第一、市场的恶性竞争; 第二、多重的采购; 其实真正的工程造价的爪件(260元/套)的价格摊开到每平方也就100多块,但很多施工单位为了省钱还是选用细小的爪件,他们总以为不会有质量问题。果真出了问题是没有人能够承担这个责任的。
    来自 113.96.60.13 的读者对玻璃幕墙爪件鱼目混珠应严加管理的评论
  • 我也是刚加入这个行业,我觉得比我想象中的非常的难,我想像 王总学习 , 不知王总是否 能指点我们。
    来自 119.178.155.126 的小文对保守固执——中国塑钢门窗业的昊星模式的评论
  • 哎!这东西我们早想到,就是由于实际成本和一些其它方面的问题而没把它变为现实而已.
    来自 218.85.115.245 的读者对兴发挂钩式幕墙获得门窗幕墙业专家认可的评论
  • 总的来看,施工材料成本高啦!安装工费老板不去考虑,反正是一样包给工人!--我们搞了新东西也有,老板不用,我们就没办法了!
    来自 222.62.111.34 的读者对兴发挂钩式幕墙获得门窗幕墙业专家认可的评论
知识百科
月热点新闻推荐
月企业关注度排名
月产品人气值排名
客服电话:400-60-54100  传真:0832-2201099 销售值班电话:15023154960